科学研究

徐娟:如何实现“防止返贫”的长效性?——基于政企协同的角度

发布者:舒鑫才发布时间:2022-12-05浏览次数:29

徐娟:如何实现“防止返贫”的长效性?——基于政企协同的角度

【学术期刊】《财经研究》,2022年第7期。

作者简介】徐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与政策效应评估,近年来聚焦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成本测度等领域。在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荣获教育部、省级科研奖励多项,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及多项省级基金。

主要观点】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取得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的伟大成就,但扶贫工作没有因此终结。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构建“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充分保障脱贫成效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防止返贫”的长效性。政府试图通过政策推动政企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如何激发企业的内驱力和保持其扶贫行为的可持续性?较少有文献关注。文章通过构建政策导向影响路径和企业内驱力路径,基于稳定的政策和持续的企业帮扶行为,实现“防止返贫”的长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积极响应政府政策,有利于取得扶贫成效,并显著提升企业价值,激发企业实施下一步的扶贫行为,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此外,在产业、就业、教育、生态及医疗帮扶方式中,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的效果更好。文章的结论说明国家政策具有引导作用,体现了扶贫表彰活动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作用。文章的结论也为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政策启示:第一,政府应该切实增强扶贫政策对企业的引导,时刻关注政策导向的结果,依据当下扶贫状况及时制定、调整政策,保障政策的稳定。同时,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并落实激励举措,挖掘企业扶贫的内在动力,为实现扶贫行为的可持续提供有力保障。第二,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依据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差异化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例如,进一步增强扶贫政策对于大规模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激励制度对小规模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驱动效应,从而不断提升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第三,企业应该把扶贫与自身战略对接,实现扶贫行为与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和开展帮扶行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与品牌价值,从而带动企业价值提升,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带来增长空间。第四,在扶贫过程中,企业应该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机整合,强化扶贫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帮助贫困户实现收入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