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玥妮 刘嘉音)2025年9月18日下午,统计与数学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结项答辩会在望湖二楼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路演厅顺利举行。22级辅导员伊帕尔古丽·吐尔孙江、23级辅导员丰宇瑞、24级辅导员张衡、兼职辅导员肖缤阳以及团学志骨干李欣玲、杨奕睿、吴瑷安、杜欣烨、蔡烨彤、朱怡萱、蔡雨银受邀出席本次答辩。
2025年暑假,统计与数学学院学子积极响应社会实践的号召,组成多支队伍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知识结合实际行动,深入基层,调研社会热点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答辩过程中,各支实践队围绕数智赋能、学业倦怠、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民生福祉等角度分别从调研背景、实践过程、调研结果等方面展开阐述。
在上半场答辩中,“小皮筋产业先锋队”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探析沁阳市范村皮筋产业现状;“智碳有方队”研究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社区垃圾分类智慧化与低碳生活模式的推广实践;“学业守护小分队”基于预警标签对大学生学业倦怠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研究。
下半场答辩中,“漆彩阳光实践队”调研发现襄阳漆器面临知名度低、传播受阻、人才短缺、过于产业化等问题,遂联合当地政府、跟随央视探寻其复苏路径;“红旗警卫队”通过走访发现武汉一键报警装置位置隐蔽、无标识且不被公众信任,便进入社区开展宣讲并提出建议,推动装置安装普及;“红数林”党员实践队探究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数学融入中小学生红色教育的实践路径。
答辩结束后,22级辅导员伊帕尔古丽·吐尔孙江对此次结项答辩会进行总结,她表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很好地展现了统数学子的风采,也提出了几条建议:第一,选择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社会实践方向;第二,选取实践对象的时候,在实践安全方面进行预考察,保证自身安全;第三,注意社会实践成果的多元转化,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新的感悟,发现新的问题。各实践队伍成员也纷纷表示,会认真吸纳老师的指导与建议,将其融入后续实践中,以更严谨务实的态度开展接下来的实践工作。
本次答辩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统数学子实践成果的总结,更凝聚着学院“以育人为本、以实践立学”的育人初心。学院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以时代需求为方向,引导更多统数学子以实干之行践青年之诺,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践行初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锤炼本领,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青春活力,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审核人:王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