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映梅,李坤:我国数字经济融合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通讯员: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2-22   浏览次数:11

【学术期刊】 统计研究,2025年1期

【作者简介】 徐映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统计理论与方法,近年来聚焦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面临的新问题、新领域。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

【主要观点】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对于深刻认识现阶段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价值链投入产出视角界定了数字经济融合的概念和范围,划分数字经济融合类型,构建了一组数字经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IGRAS方法创建了2001—2020年数字经济序列投入产出表新数据集,测度了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内部以及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数字化效率提升部门之间来自供给与需求两个方向的融合程度,总结了数字经济融合的主要特征。

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供给侧和需求侧部门的平均融合度均超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融合程度,呈现出较强的拉动与推动力量;第二,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原材料、能源和机械制造部门的供给侧融合度较高,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供给侧融合逐渐加深,反映出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发展对上游关联部门的依赖性增强;第三,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部分制造业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需求侧融合度较高,表明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支持,不同部门的数字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第四,不同类型的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融合方式呈现多样性,体现了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关联的紧密性与渗透性差异。本研究对于把握现阶段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特征和趋势,深刻认识数字经济融合的多样化模式,激励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具有指导意义。